2023年的全球资本市场,黄金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国际金价自年初的1820美元/盎司一路飙升至2550美元历史高位,累计涨幅突破40%,不仅刷新了2020年创下的前高纪录,更在5月20日单日暴涨3.2%,创下疫情以来最大单日涨幅。这场黄金盛宴的背后,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完美风暴。
地缘政治危机催生避险需求俄乌冲突进入第三年之际,中东局势骤然升级,伊朗与以色列的军事对峙将地区紧张推向新高度。美国智库CSIS数据显示,全球地缘政治风险指数在4月攀升至1985年以来最高值。传统避险资产黄金自然成为资金首选,全球最大黄金ETF—SPDRGoldShares持仓量在5月激增28%,单月净流入规模创2004年上市以来新高。
更值得关注的是,各国央行购金呈现"去美元化"特征,世界黄金协会报告显示,新兴市场央行2023年黄金购买量同比增加63%,其中中国央行连续18个月增持,黄金储备占比首次突破4%。
美联储政策转向预期强化尽管美国4月CPI同比上涨3.4%仍高于目标,但零售销售、制造业PMI等数据疲软,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的预期概率已升至78%。CME利率期货显示,年内可能实施两次25个基点的降息。这种预期推动美债实际收益率从年初的1.8%回落至1.2%,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显著降低。
德意志银行测算显示,实际利率每下降0.5%,金价中枢将上移15%-20%。
技术面与资金面形成共振从技术分析角度看,金价在突破2075美元历史压力位后,触发大量程序化交易买盘入场。CFTC持仓报告显示,截至5月14日当周,黄金非商业净多头持仓增加2.8万手至24.3万手,创2020年7月以来最大单周增幅。与此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合约成交量同比暴增156%,国内投资者通过黄金ETF、积存金等渠道的参与度显著提升,形成境内外市场的正向反馈机制。
与黄金的疯狂上涨形成鲜明对比,LME期铜价格年内仅录得13%的涨幅,且在5月出现明显回调。作为"全球经济晴雨表"的铜价走势,折射出实体经济的复杂现状。高盛大宗商品研究部主管柯里指出:"当前铜市正处于新能源革命预期与短期工业需求疲软的角力之中。
传统需求端持续承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铜消费国(占比54%),4月精炼铜表观消费量同比下滑2.3%,房地产新开工面积连续19个月负增长,空调产量增速由Q1的13.5%骤降至4月的1.8%。欧美制造业PMI持续位于荣枯线下方,导致全球精炼铜库存攀升至26.8万吨,较年初增加42%。
CRU集团预测,2023年全球铜需求增速将放缓至1.8%,显著低于过去十年3.2%的平均水平。
新能源转型遭遇阶段性瓶颈尽管电动汽车和光伏产业用铜量持续增长(单辆电动车用铜量达83kg),但产业链去库存压力显现。宁德时代Q1库存周转天数升至86天,较去年同期增加12天;光伏组件龙头隆基绿能存货规模突破580亿元,行业平均库存周转天数延长至103天。
这种产业链传导阻滞使得新能源用铜需求增速从预期的25%下调至18%。更关键的是,智利、秘鲁等主产国铜矿产量同比增长4.7%,供给端恢复快于需求端。
金融属性弱化加剧分化与黄金不同,铜的金融属性正在减弱。美元指数在104-105区间震荡,削弱了以美元计价商品的波动弹性。更重要的是,CTA基金在铜期货上的净多头持仓较年初减少37%,投机资金更青睐具有明确避险属性的黄金。不过,长期来看,全球能源转型带来的结构性需求仍在积蓄力量。
国际铜业研究小组(ICSG)预测,到2030年全球铜需求缺口将达470万吨,这或许为未来铜价重拾升势埋下伏笔。
面对金属市场的分化格局,投资者需要建立多维分析框架。黄金的避险溢价可能随着地缘风险缓和而回落,但货币属性支撑依然坚实;铜价短期受制于工业周期,但新能源革命的长期叙事并未改变。睿智的投资者正在构建"黄金+铜"的跨品种对冲组合,既把握避险资产的防御性价值,又布局工业金属的长期成长空间。
Copyright © 2012-2023 某某财税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xxxxxxxx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