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日行情深度拆解:多晶硅期货为何单日暴涨4.8%?
2025年10月10日早盘开市,上海期货交易所多晶硅主力合约(FG2501)以每吨218,500元跳空高开,较前日结算价直接拉升2.3%。截至下午15:00收盘,价格定格在224,800元/吨,单日涨幅达4.8%,创下自《全球光伏产业加速发展协议》签署以来的最大单日波动。
值得关注的是,当日成交量突破12万手,持仓量增加至35.6万手,市场交投活跃度达到近三个月峰值。
技术面信号密集释放从K线形态观察,日线级别已形成典型"上升三法"结构,MACD指标在零轴上方二次金叉,布林带开口持续扩张。分时图上,早盘主力资金通过连续大单推升价格突破220,000元关键心理关口后,触发程序化交易系统的追涨指令,形成量价齐升的正向循环。
政策红利集中释放当日行情异动与欧盟凌晨公布的《光伏产业白皮书》密切相关。文件明确要求成员国在2030年前将光伏发电占比提升至45%,并设立800亿欧元专项补贴基金。受此刺激,隆基、通威等龙头企业海外订单暴增,直接推高多晶硅现货采购需求。国内方面,工信部拟将多晶硅纳入战略物资储备体系的消息在机构圈持续发酵,引发市场对供给端收缩的强烈预期。
全球供应链暗流涌动美国德克萨斯州多晶硅生产基地因飓风侵袭全面停产,影响全球7.2%的产能供应。与此中亚地区光伏级石英砂出口配额缩减政策正式生效,导致硅料生产成本每吨增加约3,000元。这两大突发事件使得原本平衡的供需格局骤然紧张,贸易商囤货行为加剧了市场波动。
技术迭代带来的价值重构颗粒硅技术产业化进程超预期,保利协鑫宣布其内蒙古基地已实现连续90天稳定量产,生产成本较传统西门子法降低18%。这种颠覆性技术可能导致行业成本曲线整体下移,但短期因设备改造带来的供给缺口反而形成价格支撑。据测算,2025Q4将有至少15万吨产能进入技改周期,相当于全球月均消费量的23%。
金融衍生品工具创新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即将推出多晶硅期权合约的消息引发市场遐想。从仿真交易数据看,执行价在230,000元/吨的看涨期权隐含波动率已攀升至42%,反映出机构投资者对价格继续上行的强烈预期。对于产业客户而言,利用期货+期权组合策略锁定利润的需求显著增加,这将为市场注入新的流动性。
趋势跟踪型策略:建议在220,000元/吨设置动态止损线,若周线级别有效突破228,000元前高压力位,可追加头寸至总仓位的30%。跨期套利机会:观察FG2501与FG2505合约价差,当近远月价差扩大至8,000元以上时,可建立买近卖远的对冲组合。
产业套保方案:光伏组件厂商宜采用"期货+长协"混合模式,将30%-50%的原料需求通过期货市场进行成本管理。
需要特别警惕的是,当前价格已包含较多政策预期,若11月初联合国气候峰会未能达成预期中的减排协议,可能引发多头资金集中离场。建议投资者将风险敞口控制在可用资金的50%以内,并密切关注新疆地区多晶硅企业的开工率变化及港口库存数据。在这个新能源革命与金融资本深度交织的时代,唯有保持理性判断与灵活应对,方能在多晶硅市场的惊涛骇浪中把握财富机遇。
Copyright © 2012-2023 某某财税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xxxxxxxx号